当前位置:首页 > 节日日记 > 清明节日记

清明节日记

时间:2024-12-11 16:16:59
【热门】清明节日记汇编七篇

【热门】清明节日记汇编七篇

清明节日记 篇1

每年的4月4日是清明节,是祭祖的日子。星期六那天我们一家照常回到家乡祭祖。

“清明时节雨纷纷”诗人杜牧说得真对,清明下了整整一天的牛毛细雨,不过并没有扫我们一家回乡下祭祖的兴。由于爸爸说:“下雨‘水’指的是财,意味着这一年我们一家将会财源滚滚。”

中午雨稍微停了,我们去祠堂拜完后,就上山了。由于下雨,所以路特别泥泞,很滑。但是我们还是坚持。来到坟头,只见周围到处长满杂草,爸爸要我们一人拿一把锄头,铲去杂草。做完着一些后便拿出祭品,摆在墓前。然后拜神,人人告诉祖先自己的愿望,告诉你吧,我像祖先许的愿望是:今年期望能考上重点中学。不过我知道,光靠祖先保佑是不可能的,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应该实力加运气才行。拜完后,便敬酒了,哥哥装酒装了满满的三杯,说:“让他们喝醉点吧!”然后开始烧冥币、汽车、麻将等,真是应有尽有啊!烧完冥纸后,开始炮竹了!“霹雳拍啦、霹雳拍啦、霹雳拍啦....”炮竹很响,震耳欲聋,妈妈说:“炮竹越响,越有福气!”一切做完后,我默默地在心里对祖先们说:“明年的今天,我们还会来看你们的,安息吧!”

的确,人的一生很快就会过去,时光不等人啊,同学们一定要捉紧时间,做好每件应该做的事。

清明节日记 篇2

清明假期里,我和小朋友们一起玩了战争的游戏,玩得很开心。我还利用假期去了太古汇的书店,看了《丁丁历险记》和《古代的埃及》,发现书中有很多的乐趣。

假期的最后一天,我和爸爸、妈妈去了番禺,参观了宝马专卖店,我知道了宝马车所使用的是防爆轮胎,如果被扎烂的话,还能以每小时8公里的时速前进。晚上,我还跟涂熙文玩了很久。假期结束了,第二天就要回学校上课了,我收拾好了书包,就睡觉了。

清明节日记 篇3

叶子黄了,有再绿的时候;阳光没了,有再现的时候;月亮缺了,有再圆的时候,可是时光,却一去不复返,爷爷,也不可能再出现了。

每年的清明节,都要去祭拜已去世的亲人,祈祷他们在天堂里,也能过得像我们一样幸福、快乐。

今年的清明节,我和爸爸妈妈来到了爷爷的坟前。

细雨蒙蒙,像伤心的孩子在流泪一般,诉说着我们的哀思。我三步并作两步向前快速前进。山还是以往一样的青,花还是与往年一样的红,鸟儿还是和以往一样唱着歌,但却是忧伤的。山中,唯独少了,爷爷那勤快而高大的身影。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烟雨笼罩着爷爷的坟墓,我们怀着忧伤的心情开始动工了,先拿起原先准备的扫把和锄子,将杂草清理干净。然后把一篮篮精美的鲜花摆放好,将以一束束香点上,依次怀着崇高的敬意进行祭拜。最后,我们将纸钱折好,放入火堆之中,它们就这样变成纸炭,随着烟在空中缓缓飞上天空,飞上爷爷所在的地方。

叶子有再绿之时,阳光有再现之时,月亮有再圆之时。可是,我们身边的那一位位与我们骨肉相连的亲人,却不能再回来了,我们只有在清明节之时,向他们祭拜,表达自己的哀思之情!

清明节日记 篇4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就问酒家何处哟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一转眼,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清明节,清明节的本义应该是去扫墓的,扫墓是纪念已故的亲人的,与平时有些不同,因为清明节只下了一点小雨而不是大雨。清明节要下雨就像一个人在哭一样,在清明节这天可到先人墓地铲除墓地周围然后再献上鲜花和食品就用这种方式纪念以故的亲人。

清明节日记 篇5

4月5日星期二天气:晴

“清明时节‘烟’纷纷,路上行人“笑哈哈”。今天,是一年一度的清明节。

吃过午饭,我和爸爸妈妈去安乐堂,那里像一座大别墅,祖先的墓在三楼,我们来到了三楼,找到祖先的墓,先贴上纸花,接着,我们摆放上祭品,然后,点上香烟,拜了四拜,最后,放完鞭炮,我们就要去另一个墓地了。

拜完祖先的墓,我们来到永久墓园,那儿人山人海,人可多了!道路两边车水马龙,有些人干脆“丢盔弃甲”,直接走路进去。因为塞车,我们等了半小时才进去墓园里。那么有许多交警在管理交通秩序,还有消防车,因为今天有许多人在烧香,怕引发大火。我们来到墓园时,已有许多人了,有些在贴花,有些人在烧香……我们看了也不甘示弱,动起手来。首先,我们先把墓打扫干净,再贴上纸花,这时,我向四周望去,有些人已经大功告成,准备离开;有些人还忙得手忙脚乱。等摆放完祭品,要拜外婆了,我们拜上四拜后,就要烧香了,只见妈妈拿起香和纸钱,扔进火炉里,火炉里立刻冒起一缕缕灰色的烟。这时,远处传来断断续续的鞭炮声,这让我想起了杜甫的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人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可是,我感觉行人一点儿也没有“欲断魂”,反而说说笑笑,很热闹。

今天,真是热闹的一天。

清明节日记 篇6

今天是清明节,是中国传统扫墓节日,爸爸开车带奶奶、妈妈、我、哥哥一起回仙游老家。我的老家在仙游县城附近的一座大山上,我们经过1个时的环山公路终于到达目的地——我梦中熟悉的家乡。

一下车,我们就闻到一股清新的乡村气息,四周青山环绕,整个乡村显得那样祥和。我们步行几分钟就看见一座泥巴盖得老房子,这是爷爷、奶奶、爸爸以前住过的地方,现在只有曾奶奶、曾爷爷住在那里。一进门就看见曾爷爷和曾奶奶,他们都是上年纪的老人,看见我们到来,那爬满皱纹的'脸上绽开笑容。问候完曾爷爷和曾奶奶,我们要去扫爷爷的墓,我们爬上屋后的山坡。春光明媚,阳光灿烂,路两旁都开始热闹。有嫩绿的草展露着脑袋,忙碌的蚂蚁在春运,春笋也悄悄地探出脑袋,山间的路上真有趣,一会儿鸡、鸭和我们嬉戏,一会儿羊、狗与我们赛跑。远处绿油油的麦田和金灿灿的油菜花为家乡的春天添加亮丽的色彩。不一会功夫,我们来到爷爷墓前,爸爸带着妈妈和我认认真真地向爷爷的墓碑行三鞠躬。我多么希望爷爷还活在我们身边,和我们一起享受这美好的生活。

清明节日记 篇7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时节,总让人联想到杏花村的美酒和江南的美食。今年的4月5日是清明节,而清明前一天为古代的寒食节,古人为纪念春秋时被晋文公烧死的介之推,实行禁火冷食,因此清明饮食多以“寒食”为原则。古时有麦糕、环饼、冷粥等,如今则更注重“应令尝新”——也就是说吃些应时应景、新鲜而有季节特色的食物。

江浙一带习惯吃青团,是用新鲜艾草或雀麦草汁和着糯米粉捣制,再以豆沙为馅制成的。油绿如玉的青团,糯韧绵软、清香扑鼻;吃起来甜而不腻、肥而不腴,是一款天然绿色的健康小吃。

在闽东,家家户户则要煮“乌稔饭”。它是将糯米用洗净煮熟的乌稔树叶浸泡后蒸煮而成,颜色乌黑但却米香扑鼻,别有一番风味。此外,闽东各地无论城乡大多吃芥菜饭,据说可以终年不长疥疮。在泉州及闽南一带清明常吃润饼菜,是以面粉为原料擦制烘成薄皮,再卷入胡萝卜丝、肉丝、蚵煎、芫荽等混锅菜肴,此类食物品种多样,荤素搭配,主副食都有,既营养丰富又美味可口,类似的还有温州人的清明饼和潮汕人的薄饼。

芥菜是广东人清明节餐桌上不可缺少的时令蔬菜,因与“轿”同音,寓意先人坐轿归去,免受乍暖还寒之苦。多吃芥菜不仅可以增加纤维素、矿物质及维生素的摄取,也有助于消化当天所吃的大量肉类食物。不仅如此,荞菜还具有清肝明目、凉血止血的功效,经常食用可以降低超氧负离子的活力,削减氧自由基的生成,能起到延缓衰老的作用。

晋南地区清明要蒸大馍,中夹核桃、红枣、豆子之类,称为“子福”,取意子孙多福,全凭祖宗保佑。晋北地区,则习惯用玉米面包黑豆芽馅食用。陕北的榆林和延安节前要蒸“子推馍”和做面花,蒸出来的面花栩栩如生,犹如艺术珍品,既可自己食用又能馈赠亲友。

《【热门】清明节日记汇编七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