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节日日记 > 中秋节日记

难忘的中秋节日记

时间:2024-12-11 16:10:47
关于难忘的中秋节日记集合7篇

关于难忘的中秋节日记集合7篇

转眼一天又过去了,这一天里,有没有哪件事或某个人触动到我们呢?立即行动起来写一篇日记吧。怎样写日记才更能吸引眼球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难忘的中秋节日记7篇,欢迎大家分享。

难忘的中秋节日记 篇1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翻开日历一看,原来到了农历的八月十六——中秋节。

中秋节有吃月饼的习俗。大街上买月饼的小摊众多,摊贩扯着嗓子喊道:“卖月饼喽!卖月饼喽!”有各种各样的馅儿,有的是鸡蛋的馅儿,香气迎面扑来;有的是肉馅,包在月饼里,一种奇怪的味道便变成恶魔,专门刺人的鼻子;还有的是肉松馅儿,包在里面,一口咬下去,啊!好软啊!觉得自己进入了软绵绵的世界。形态也大不相同:有的是圆形,像天上的月亮一样圆,真想一口就把“月亮”给吞掉,有的是方形的,外边绣满了花边,漂亮极了,还有的是三角形的,大家应该听过三角架吧!还有一根小铁棍呢!真想一敲敲下去敲出震耳欲聋的音乐!我喜欢肉松馅儿的,一口咬下去,一股温暖的感觉流遍全身,细嚼慢咽,呀!感觉好极了!

中秋节不但能吃到美味的月饼,而且能欣赏到一年中最美的月亮,这时的月亮不仅像白玉盘,还像遥台镜,皎洁的月光洒满大地,像给大地铺上了一层薄薄的轻纱,我一边吃着可口的月饼,一边翘着二郎腿欣赏最美的月亮,我欣赏月亮欣赏得如痴如醉,这个时候,我不禁轻轻吟起了张九龄的名言: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中秋节能赏月,能吃到美味的月饼,真是个难忘的节日。

难忘的中秋节日记 篇2

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月圆之夜,也就是中秋节。那天我和爸爸、妈妈、奶奶、外婆一起在家里过中秋节。

我拿起一块月饼,望着天上的月亮说:“今晚的月亮可真圆啊!” 妈妈走过来问我:“你知道中秋节怎样来的吗?” 我说:“不知道呀。”妈妈跟我说:“是这样来的。很久很久以前,有位神射手叫后羿,与嫦娥在一起。后羿给了一颗仙丹嫦娥,并叫她在最危机 的时候才可以吃。这件事让外面一个小偷听到了。后羿走了很久之后,那个小偷冲进来说:”把神丹交出来。“嫦娥不顾一切吞下仙丹。忽然飞了起来,就 上了月亮。中秋节就 是这样来的。”

奶奶走到我身后,问我:“要不要尝一下炒田螺呀?”我尝了一个,味道好极了。我跟奶奶说:“我还要。” 奶奶说:“你做家务给你吃多少都行。”于是全家人干起活来。奶奶、妈妈去煮饭。爸爸把椅子、桌子搬到阳台边。我帮爸爸、妈妈倒啤酒,帮奶奶、外婆倒茶,自己倒水蜜桃汁。不一会儿,一盘盘香喷喷的菜上桌了,还有我最喜欢的月饼,我抬头一看,今晚的月亮圆圆的,可美丽了!

我知道了中秋节的来历,品尝到了美味的月饼,也感受到了一家人在一起的欢乐。同时我也感觉自己在长大,为家里做家务是一件多么开心的事情。这个中秋节可令我难忘呀!

难忘的中秋节日记 篇3

女儿要回来过中秋,电话打过来,我和妻子都高兴的不得了。女儿在苏州上班,相距一千多里路,并不能常回家来看看。

为了能在家多呆些时间,女儿买的是夜车卧铺票。如果一路顺风,下了火车再乘两个小时左右的汽车,天明六点多一些女儿就可以来到家了。可是,六点我和妻子去汽车站接女儿却连续两个班车都没有接到。

“应该来到了……到底怎么回事呢?”妻子又是焦急又是担心,“你打个电话问问她,到哪里了呢?”妻子已经给女儿打了好几个电话了但女儿一直没有接。本来很沉着的我也有些无措了,我拨通了女儿的手机,仍然无人接听。“不接手机……也许就要来到了吧。”我安慰妻子。

到我上班考勤的时间点了,我对妻子说:“我不能等了。等女儿来到,你打电话告诉我一声。”过了十来分钟,妻子打电话过来,我心里一喜,听到的却是妻子更为焦虑和忧心忡忡的声音:“又来了一辆车,还是没有……我问了,这是五点半开来的车,她应该比这辆车早好多啊!打电话一直不接,不会有啥事吧?”其实,我和妻子一样早就如坐针毡了,现在社会很不安定,尤其近一段时间女孩子失联后身遭不测的坏消息更是屡见网络报端。好在妻子下一个电话里我就听到了女儿来到的好消息,然后听到电话里女儿熟悉而亲密的叫爸爸的'声音。阿弥陀佛,我心上的一块石头总算落了地。我责备女儿为什么不接电话,女儿嘻嘻笑了好一阵,解释说手机调静音了。唉,丫头,你还笑呢!你知道这个静音害的你老爸老妈有多苦吗?

女儿千里迢迢回家来过中秋节,当然是来跟爸爸妈妈团圆的,可惜我们一家并没有大团圆,因为儿子没有回家。儿子在将近两千里路的外地读大四,目前正全身心的做考研准备,中秋节他是不能回来的。不过,有女儿在家过中秋就已经大大拔高了我和妻子的幸福、快乐指数,我们家的客厅里一天到晚都回荡着欢声笑语。

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女儿给我和妻子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快乐,也给我们带来了难题:因为女儿假期有限,因为中秋节前后车票紧张,女儿回苏州的返程票还是夜车票,而且是中秋节当晚后半夜凌晨三点多开行的火车。这且不说大半夜候车的辛苦,只何时去、如何去火车站就够伤脑筋的了。针对这个问题我和妻子、女儿经过反复商讨论证,最后拿出一个三方都认可的方案来,就是务必在天黑之前坐上汽车站开往火车站的班车——到火车站候车厅去候车。这个方案当然还是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但女儿却要为之付出候车差不多要七八个小时的辛苦代价,同时,方案还给我们留下一个不小的遗憾:中秋夜我们一家三口眼见得不能一起赏月了。我真的不能不暗叫几声惭愧,都快到知天命之年了居然连私家车还买不上!你看咱这混的,同样是吃皇粮挣财政工资的,与人家那些某某长们相比差别咋就这么大的呢?

许是吉人自有天相,女儿上网查车票居然查出来个大惊喜:中秋节当晚九点左右有火车票了,而且还是卧铺!晚九点的火车对女儿返苏州最理想不过了,既不需长时间候车,天明到苏州又不会晚了去上班。女儿当即改签了车票。难题不存在了,我的心事也于顷刻之间化为乌有。

难题不存在了,遗憾还在:女儿最晚也要在六点之前动身,可是稍有常识就应该知道六点之前十五的月亮是出不来的。月之未出,如何赏之?女儿不远千里回家来过中秋佳节,不就图的能与爸爸妈妈团聚在一起吃酒赏月吗?这眼见的有月不能赏、月圆人不圆,一来一往的夜车女儿可就白坐了!

送女儿去汽车站是下午五点。女儿还想待会再走,妻子也想女儿待会再走,我以为既然要走尽早不尽晚,几次三番的催促女儿动身,于是女儿心有不甘的拉起了她的行李箱。

我和妻子一直送女儿上了汽车,又在站门外目送着汽车走远。回到家,家里又重归冷清,我和妻子甚至连看电视的兴致都没有了。将近七点的时候,儿子打电话过来。“我姐姐呢?”我们唠了几句之后,儿子问。“你姐姐坐车走了,都快到火车站了。”妻子告诉儿子。“哦,走了啊——走这么早干啥?”儿子语气里满是失望。快九点的时候,女儿发短信过来:“上车了。”我和妻子的心里安定了下来。第二天一早,快要七点的时候,女儿的平安短信来到了:“我到宿舍了。”我和妻子悬在半空里的心这才完完全全放到了平地上。

至此,甲午年中秋节,我们一家宣布平安度过。

人在中秋,我们一家——我、妻子、儿女尽管小有遗憾,却也不是没有收获。我们至少收获了平安,还有牵挂,而平安不正是人世间的最美好祝福,牵挂不也正是骨肉亲情的最自然流露吗?从这个角度看起来,我们的这个中秋节也算是功德圆满了。

甲午年八月十六日

难忘的中秋节日记 篇4

一年不知有好多好多的节日,难忘中秋。有那热闹的春节,有那肃穆的清明节,有那欢快的儿童节,也有那欢庆鼓舞的国庆节……而我最爱那象征全家团圆的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日我国传统的中秋节。因处于秋天的中间,故此名。在这一天天上的有一轮皎洁的明月,形如玉盘一样非常圆,所以就有“中秋月正圆”之美称。我国民间把圆当作团圆的象征,把中秋节作为家人团聚的日子,所以中秋节也叫团圆节。

农历八月,天高气爽,许多的庄稼都已经收获了,中秋节也是人们庆贺丰收的节日。每当中秋之夜,人们一边欣赏玉盘般皎洁的明月,一边吃月饼、水果,家家户户都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中学生作文《难忘中秋》。据说这月饼还有一段非凡的来历了:

月饼有着悠久的历史。据史料记载,早在殷、周时期,江浙一带就有一种纪念太师闻仲的边薄心厚的“太师饼”,此乃我国月饼的“始祖”。汉代张骞出使西域时,引进芝麻、胡桃,为月饼的制作增添了辅料,这时便出现了以胡桃仁为馅的圆形饼,名曰“胡饼”。 唐代,据说有一年中秋之夜,唐玄宗和杨贵妃赏月吃胡饼时,唐玄宗嫌“胡饼”名字不好听,杨贵妃仰望皎洁的明月,心潮澎湃,随口而出“月饼”,从此“月饼”的名称便在民间逐渐流传开。

在中秋节不仅有吃月饼的习惯,还有赏月背诗的习俗。当人们吃过晚饭,大家都集聚在庭院活阳台上,热热闹闹的享受天伦,欣赏着皎洁的明月,随后背诵带月的诗歌,一派人间圣景。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苏轼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杜甫的“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更是千古绝唱。

难忘的中秋节日记 篇5

今年的中秋节我觉得特别的好玩,特别的有意义,因为今年我能和我班的小伙伴们一起过,整个晚上让我开开心心的,而且做了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令我非常难忘。

中秋节那天晚上,我很快就吃完饭,拿着我心爱的灯笼,迫不及待地冲出家门,跑到楼下一看:哗!灯笼真多呀!有大肥猪灯、活泼可爱的兔子灯,人见人爱的老鼠灯,还有威风凛凛的超人灯……。各式各样,美丽极了!我拿着可爱的蜜蜂灯笼兴致勃勃地寻找着自己的小伙伴们。一会儿,我的小伙伴刘兆基、林淙耀他们拿着纸老虎灯笼和大头叮当灯笼有说有笑地走来找我,我高兴极了,连忙跑上去商量今晚车灯笼的路线。确定后,开始出发了,我们一会儿把灯光熄灭,一会儿又把灯关按亮,一会儿有说有笑的。玩得可高兴了。一路上,许多灯笼闪闪发光,像天上顽皮的小星星,星星点点地散在篮球场上,美极了。

正当我们玩得高兴的时候,突然传来小孩子的哭声,我们连忙跑过去看个究竟,原来是一个小孩子跌倒了,摔伤了膝盖,流血了。刘兆基和林淙耀慌里慌张地说:“怎么办呢?怎么办呢?”我突然想起平时我妈妈在我摔伤的时候是拿创可贴止血的,我赶快去邻近的小卖部买了一张,小心翼翼地帮他贴好,不过一会儿,小孩不哭了,还会说:“谢谢小哥哥!”然后跑去玩了。刘兆基和林淙耀都称赞地说:“陆弘蔚,你真棒!”我的心里甜滋滋的。

天晚了,我要回家了,在路上,我仰望着天空,看见圆圆的月亮挂在天空,好像在笑着对我说:“陆弘蔚,你真是个乐于助人的好孩子。”今年的中秋节多么有意义啊!

难忘的中秋节日记 篇6

八月,秋高气爽,瓦蓝色的天空像洗过一样明净,棉花团似的云朵就像绣在蓝色绒毯上的大花。说到了秋天就想到了农历八月十五的中秋节。

中秋节晚上,晚饭过后,我和妈妈、爸爸和哥哥焦急地走到了阳台看月亮。圆月代表着家人团圆,月亮姑娘终于从云朵中伸出头来了,在云朵中悄悄地望着下面,不敢从云朵中出来,真是个胆小的月亮姑娘啊!过了好一会儿月亮姑娘可终于出来了,好像红着脸。月亮可真圆啊!好像一个水晶球,更像一个金色的足球。我们坐在阳台上边吃月饼边观赏这又圆又美的月亮。我听说过关于月亮的诗句,比如: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等等。正当我浮想联翩的时候,爸爸就问我:“你会关于中秋的诗句吗?”“知道。”我大声叫着,“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圆月可真美啊!让我很难忘。我祝大家中秋快乐。

难忘的中秋节日记 篇7

中秋节,是传统的团圆节日,也称“秋收节”、“祭月节”。听妈妈说,在西汉年间,人们每年这个时候都祭拜月神,希望月神能够保佑他们来年能五谷丰登,过上好日子。中秋节作为节日,早在唐朝、宋代就盛行起来了。中秋节有许多美丽的传说:《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中秋节赏月、吃月饼更必不可少的习俗。

在今年八月十五那天,我们一家人来到了公园赏月。

我抬头仰望,发现了刚刚在东方升起的那个又大、又圆、又亮的月亮,真像一个银色的玉盘!我不禁吟诵起来:“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再看看明月发出的光亮,照耀在树叶上,被风一吹,一闪一闪的,犹如一颗颗绿宝石。哎?今天月亮周围为什么没有星星呢?我猜一定是星星觉得月亮华丽的服装太美丽了,都不敢出来了!啊,我好像看见了月亮里隐隐约约有人活动,好像嫦娥在跳动优美的舞蹈。;玉兔在旁边一边捣药,一边欣赏着嫦娥的舞姿。这时,我仿佛就是那只玉兔,痴痴地、呆呆地欣赏着舞蹈。

我突然发现我身边的那口浅浅的水井和平常相比有点不同。我往水井里一看,里面还有一个小而朦胧的月亮呢!它跳跃着,像一个淘气的孩子在玩蹦床。一阵微风吹来,水面上泛起了波纹,像一堆碎银洒在水面上。

远处飘来了一片薄云,渐渐遮住了月亮,像给月亮蒙上了一层面纱。过了一会儿,薄云变得越来越厚重,慢慢地升高,遮住了月亮的半边脸。虽然月亮似乎想逃出黑云的包围,但几次都没能成功,终于,黑云把月亮给吞没了。我又欣喜又有些失望,欣喜的是看到了云遮月的奇观了,失望的是月亮不见了。当我们收拾东西准备回家的时候,忽然从天边远处闪出一道白光,然后越来越大,半边天开始明亮起来,噢,月亮又露出脸来了。它完全摆脱了云的包围,比刚才更加明亮、更加圆润,美丽的嫦娥、勤劳的玉兔的舞蹈表演又重新开始了、更加清晰动人了。大地重新披上了一层银光,赏月的人们欢声笑语从远处不断传来。我都有点醉了。

吃着月饼,讲谈着幸福。“花好月圆人团聚,我与家人共婵娟”。呀!我也会作诗了。

我可真盼望明年的中秋节呀!

《关于难忘的中秋节日记集合7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